我國的人口基數相對大,因此對于大米的需求與消耗也是成正比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外大米品牌被我國消費者購買以及認可,那國產大米究竟差在哪呢?營銷策劃作為企業產品與品牌傳播的有效手段,如何給大米品牌做好營銷策劃與國外品牌相媲美呢?
1.國產大米的品質、特點的營銷不突出
日本大米進入中國市場后,許多國產大米的生產者與經銷商強調自己品牌的大米與日本大米的差異不大,有的甚至超過了日本大米。如果仔細分析,國產大米的營養成分沒有標示于廣告和商品包裝物上,消費者缺乏相關信息。例如國內日前盛行的富硒米,硒對人體的作用究竟有何益處,商品外包裝上附加的說明很少。所以即使國產大米在品質上勝過日本大米,營銷策略不到位,市場開拓就難以進行,品牌也難以樹立起來。
2. 國產大米的宣傳缺乏科學依據
我國農業部設有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大米中含有的蛋白質、淀粉,以及銅、鐵、鈣、鎂、硒等微量元素及含量,可以通過檢驗來加以確認,并應該被生產者或經銷者用來營造差異化,但目前利用的米商很少。
3. 品牌戰略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
我國除了的中國農業博覽會之外,還有許多省份舉行地方的農業博覽會,在這些博覽會上都評出了一些優質大米,但是往往會議結束的同時宣傳工作也就告一段落,所以優質大米的品牌創建就遲遲不見成效。消費者的品牌選購游離程度較高,不利于國產大米品牌的建立與形成。
4. 差異化方法比較單一
比較而言,我國大米目前仍側重于“貢米”、“宮廷用米”、“中南海用米”、“國宴用米”等利用官位來標示大米品質的宣傳策略來創建品牌,殊不知由于步酒類、醋類商品營銷方法的后塵,加上近些年來這種方式的濫用,已經失去了多數消費者的信賴,效果不明顯。